系统架构师小课堂第5课软考之前趋图(Predecessor Graph)简介
前趋图(Predecessor Graph)是图论中的一种特殊结构,主要用于描述一个节点(或事件)在特定序列中发生之前的依赖关系或前置条件。前趋图通常用于流程控制、项目管理、编译器优化、调度问题等领域。
在一个前趋图中,节点代表事件或任务,边则表示一个任务必须在另一个任务完成之前完成(即前置关系)。这种依赖关系使得前趋图成为解决依赖问题的有力工具,尤其是在任务调度和执行顺序确定的场景下非常有用。
前趋图的基本概念
- 节点(Node):表示一个任务、事件或操作。
- 边(Edge):表示一个任务对另一个任务的依赖关系,即必须先完成的任务。边通常是有向的,指向依赖的任务。
- 前趋节点(Predecessor Node):某个节点的前趋节点是指在图中指向该节点的所有节点。这些节点表示必须在该节点所代表的任务之前完成的任务。
- 后继节点(Successor Node):相对于前趋节点,后继节点是那些依赖当前节点完成后才能继续进行的任务。
前趋图的应用场景
- 项目管理和任务调度:前趋图可以表示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,用于确定任务的执行顺序。项目管理工具如
Gantt
图和PERT
图通常都会使用类似前趋图的结构来表示任务的调度顺序。 - 编译器优化:在编译器设计中,前趋图可以用于分析代码中语句的依赖关系,帮助优化执行顺序,提高程序执行效率。
- 调度问题:在操作系统中,前趋图可以用于任务调度,确保任务按依赖顺序执行,防止死锁或资源争用等问题。
前趋图的构建方法
要构建一个前趋图,通常需要以下步骤:
- 识别任务(节点):确定任务或事件列表,每个任务用一个节点表示。
- 确定依赖关系(边):根据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,为每对有依赖关系的任务添加一条有向边。
- 构建图结构:使用图的方式将节点和边连接起来,形成一个完整的前趋图。
前趋图的实际例子
例子1:任务调度
假设有4个任务,它们之间的依赖关系如下:
- 任务A是最早开始的,没有依赖。
- 任务B依赖任务A完成后才能开始。
- 任务C依赖任务A完成后才能开始。
- 任务D依赖任务B和任务C完成后才能开始。
前趋图可以如下构建:
- 节点A指向节点B和节点C,表示B和C依赖A。
- 节点B和节点C都指向节点D,表示D依赖B和C。
这个前趋图的结构如下:
css
复制代码
A → B → DA → C → D
例子2:编译器代码优化
在编译器中,代码的执行顺序可能会受到数据依赖的影响。假设有以下语句:
x = a + b
y = x * 2
z = y + 3
这些语句之间存在数据依赖,y
依赖 x
的值,而 z
依赖 y
的值。前趋图表示如下:
复制代码
x → y → z
这个前趋图帮助编译器确定语句的执行顺序,以确保数据依赖的正确性。
使用前趋图的算法
前趋图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很多算法中都有应用,以下是常见的两个算法:
拓扑排序(Topological Sorting):这是前趋图中的一种排序算法,用于将有向无环图中的节点按照前趋关系排成线性序列。拓扑排序保证了所有前趋节点都在后继节点之前出现,常用于任务调度和依赖管理。
- 步骤:从没有前趋节点的节点开始,移除该节点并将它的后继节点加入排序序列,重复这个过程直到图中没有节点为止。
关键路径法(Critical Path Method, CPM):用于项目管理中,帮助确定项目完成所需的最短时间。关键路径是指从开始节点到结束节点的最长路径,在这条路径上的任务都是无法被延迟的关键任务。
- 步骤:通过计算每个任务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晚开始时间,找出任务的关键路径并确定任务调度的最优方案。
题目1
画出下面4条语句的前趋图(符号“:=”是赋值的意思)
S1:a:=x+y
S2:b:=z+1
S3:c:=a-b
S4:w:=c+1\ 分析:
S1与S2可以并发执行,因为它们互不依赖;但是S3必须在a(S1)、b(S2)被赋值后才能执行,S4必须在c(S3)之后才能执行。\ 画图:
具有如图所示的前趋关系:
题目2
画出下面6条语句的前趋图(符号“:=”是赋值的意思)
S1:a:=x + y;
S2:b:=z + 1;
S3:c:=a - b;
S4:e:=c+1;
S5:f:=c+a;
S6:g:=e * f;\ 分析:
S1与S2可以并发执行,因为它们互不依赖;但是S3必须在a(S1)、b(S2)被赋值后才能执行,S4必须在c(S3)之后才能执行,S5必须在a(S1)、c(S3)被赋值后才能执行,S6必须在e(S4)、f(S5)被赋值后才能执行。\ 画图:
具有如图所示的前趋关系: